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
(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欲使C增加3kg,至少需A__________kg。
(4)调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
(13分)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问题。
(1)据图1分析,比较甲、乙两种番茄,土壤含水量对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或“不同”)。当土壤含水量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70%时,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2)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02浓度。结果如图2。
①综合图1和图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____________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②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________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0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__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3)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_________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________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成立。
旗叶是小麦植株靠近麦穗下端的第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发育时期 |
叶面积(占其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CO2净吸收速率 (μmolCO2/m2s) |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表示未测数据
(1)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强、弱);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照和温度都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检测:A时期旗叶叶肉细胞中会开始有_________积累;D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减慢、增大)。
(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_____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_________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_______(增加、减少),促进了__________过程。
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甲×乙为杂交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西瓜备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父本甲与母本乙杂交得到的,培育无子西瓜的遗传学原理是,用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子(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子),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方式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的基因型为,乙的基因型为。
(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Ⅰ矮秆感病有芒(aabbDD)、Ⅱ高秆感病有芒(AAbbDD)、Ⅲ高秆抗病无芒(AABBdd)。
①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为,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若要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直至。
②如果在①中所述F1的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
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填细胞结构)中。
(2)为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这一化合物,原因是。
(3)在乙过程中,与DNA上起点结合的酶是。已知该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4)丙过程通过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乙、丙过程但不能发生甲过程的细胞有。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
(2)图甲中bc段处于有丝分裂的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4)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填“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