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废除实物配给制 | B.允许自由贸易 |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D.实行工资级别制 |
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A.《诗经》 | B.王羲之《兰亭集序》 |
C.柳公权《玄秘塔碑》 | D.曹雪芹《红楼梦》 |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项科技发明
A.最早约产生于隋唐时期 | B.经由波斯传到西方国家 |
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 | D.为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 B.提倡知行合一 |
C.构建新儒学体系 | D.重建伦理秩序 |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 B.发明本心 |
C.格物致知 | D.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