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结合学过知识,回答8~9题。
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
B.月球上缺少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
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度。最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完成以下问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银河系
C.地月系D.总星系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中后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导,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茅;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台商在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A.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 | B.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
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D.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 |
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产业转移使台湾产业结构有升级的空间②在大陆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④制造业转移到大陆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日前已开工,2015年西气东输惠达福建,将使沿线使用清洁可靠的天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第以下问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 | B.俄罗斯 | C.西亚 | D.乌克兰 |
西气东输对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积极影响是( )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B.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C.加快西部资源的过度开发 | D.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西气东输工程对福建的环境影响是()
A.缓解能源紧张 | B.改善水体质量 |
C.促进节能减排 | D.保证能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