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题。

1. 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 B.古巴 C.新西兰 D.埃及
2. 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3. 由图1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
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产业空洞化”是现在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一些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负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这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出现产业空洞的国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产业。据此回答各题。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是()
| A.中国 | B.日本 |
| C.巴西 | D.印度 |
关于出现“产业空洞化”的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业率可能上升 |
| B.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
| C.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 C.高山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其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 A.橡胶——轮胎厂 | B.棉花——纺织厂 |
| C.甜菜——制糖厂 | D.茶叶——茶厂 |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亚欧大陆40ºN~50º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
|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
|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
|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各题。
P点的气压值为()
| A.1005 | B.1010 |
| C.1000 | D.1015 |
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④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
| A.①③ | B.①② |
| C.②③ | D.③④ |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
| B.气压:低→高→低 |
| 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
| D.降雨:雨→晴→雨→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