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厂列材料
材料1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弟子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同跨)州连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引由《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2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告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引自《史记·平律侯主父列传》
材料3 (曹魏)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荫,遂乃三叶(指曹魏政权仅三代)而亡。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磐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楚、赵诸王,相构衅,徒兴晋阳之甲,竞匪(没有)勤王之师。
——引自《晋书·八王传·序》
回答:
(1)据材料l、3,说明汉初、晋初统治者分封同姓王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1、2,说明王国问题的危害, 评述晁错、主父偃对此问题的看法的异同。
(3)据材料3,指出晋初封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 B.恢复礼乐秩序 | C.建立教育体系 | D.加强中央集权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强调“大一统” | B.主张顺应自然 | C.推崇法的作用 | D.相信天人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