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实现通水,为北京“解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都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
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 B.海陆位置不同 |
C.纬度位置不同 | D.山地阻挡作用 |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橡胶种植北界 |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30℃等温线 |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有界性 | B.差异性 |
C.整体性 | D.层次性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不太清楚,但不影响做题)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 |
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 |
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
“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