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1)作为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乙图中这两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丙图中⑦为________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_______ (填数字)。⑥中的液体叫
(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与渗透作用密切相关的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性。 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Ⅰ.图中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
(2)若甲表示叶肉细胞,则④中CO2进入⑨中至少通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乙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填编号)。
(3)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编号表示)。甲细胞与蓝藻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Ⅱ.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累积,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2)放射性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Ⅲ8:_______;Ⅲ10:_______。
(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的纵坐标中a=____________。
(2)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作用,之后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是_______。
(3)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4)在分裂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