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嫦娥奔月”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嫦娥一号”升空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远地点A距地面高为h1,然后经过变轨被月球捕获,再经多次变轨,最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2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1、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
A.“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速度 |
B.“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加速度 |
C.“嫦娥一号” 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极板M、N间距离为d,所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两板间a、b、c三点的连线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L,其中ab边与两板平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CE |
B.两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C.a、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D.若增大两板间距离时,a、c两点间电势差不变 |
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
A.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v |
B.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v/n2 |
C.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ng |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g/n2 |
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规定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向右为导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线框中电流i沿abcd方向时为正.已知在0~4s时间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宽度为20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v1=3m/s,河的下游有一养殖区.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4m/s,现让小船从A处驶到对岸且能避开养殖区,小船行驶过程中船头一直垂直指向对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与养殖区的距离L至少为120m |
B.A处与养殖区的距离L至少为150m |
C.船在河中运动的实际速度为5m/s |
D.船在河中运动的实际速度为7m/s |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5∶9,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图中R′为可变电阻,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2的示数为36V |
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
C.R′减小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
D.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和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