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嫦娥奔月”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嫦娥一号”升空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远地点A距地面高为h1,然后经过变轨被月球捕获,再经多次变轨,最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2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1、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
A.“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速度 |
B.“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加速度 |
C.“嫦娥一号” 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
、质量为
的小球,以初速度
从斜面底端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
,则( )
A.A、B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
B.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
D.若该电场是斜面中点正上方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Q一定是正电荷
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他量不变 |
如图所示,带电液滴P在平行金属板a、b之间的匀强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现设法使P保持静止,而使a、b两板分别以各自中点、
为轴转过一个相同的
角,然后释放P,则P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是( )
A.曲线运动 |
B.匀速直线运动 |
C.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D.斜向右上方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2 V,灯泡L上标有“6 V,12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0.50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2 W |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 W |
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2.0 W |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2 W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 |
B.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