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就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才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地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清政府表示:敝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与各大国事无穷之利益。” ——摘自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2 “新政”的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年9月),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庆亲王奕助主政贿赂公行,一切听袁世凯摆布。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和清末民初重大历史变迁,评述新政目的、措施、后果。要求表述成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2年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思说:“英日同盟虽然并不想策动日本政府走向极端,但必然引起的后果是使日本感到可以与远东的大敌一决雌雄。”
---- 摘自《兰斯多思传》
材料二: 英法和解后,德国更感到英俄对抗的特殊价值。德国首相皮洛说,所有希望都系于他们所相信的英俄正在接近冲突。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04半,法国驻英大使认为,英俄发生冲突,是一场大灾难,唯一得利的是德国。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利益与我们在欧亚太陆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英国与日本结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4分)
(2)材料二中德国为什么希望英俄发生冲突?
材料三中法国人为什么又认为英俄冲突是一场灾难?
(3)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英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上述矛盾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如何?试根据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分析。
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你怎样理解大战的性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大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下面是编辑的“中外杰出人物评说”资料卡。请参照范例,填写相关内容。
人物 |
地位 |
主要贡献(概括说明) |
秦始皇 |
||
华盛顿 |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荣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领导开创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立国原则,影响深远。 |
拿破仑 |
||
列宁 |
||
孙中山 |
||
毛泽东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大陆两大地区的经济、政治总体发展各有什么特点?造成两地经济发展不同特点的根源何在?注意,不要逐国罗列介绍,应综合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