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 | 德干高原 | B. | 南非高原 | C. | 黄土高原 | D. | 伊朗高原 |
2.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 | 棕壤 | B. | 黑土 | C. | 黄壤 | D. | 红壤 |
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 | 咖啡、甜菜 | B. | 花生、咖啡 |
C. | 甜菜、亚麻 | D. | 亚麻、花生 |
黄河流域是“秋分种麦”。中原地区是“寒露霜降种麦”,而闽南地区是“小雪种麦”。据此回答26—27题:这一情况表明,小麦种植具有
A.周期性 | B.季节性 | C.地域性 | D.变化性 |
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不同,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季节 | B.热量 | C.光照 | D.水源 |
珠江三角洲自2005年底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这是珠江三角洲遇到的最严重的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据此回答24~25题。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在
A.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
C.河流入海口 |
D.多台风地区 |
以下措施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
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Y |
D.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将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读美国人口结构情况图,回答21—23题。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A.自然增长率高 |
B.人口呈负增长 |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
D.人口死亡率低 |
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A.交通通达性提高 | B.文化多样化 |
C.劳动力数量减少 |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经历人口增长的工业国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均自然资源消费最多的国家 |
B.全球气候变暖的“功臣” |
C.人均制造垃圾最多的国家 |
D.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美国不适用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写的自然现象属于:
A.经度地带特征 | B.纬度地带特征 |
C.垂直地带特征 | D.非地带性特征 |
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C.地形影响 |
D.洋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