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三(1)班的毕业晚会上,各学科任课老师都来了,主持人要请某老师上台讲话。请你设计一段串台词,欢迎这位老师上台讲话。(哪一科目的老师由你定,要有感情,有文采,还要符合该老师的学科特点,80字内。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近,为给地铁建设让路,南都市大安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
(1)请以大树的口吻,写一句形象的话,表达大树对自己命运的不解或委屈。(不超过30个字)
(2)请你以南都市民的身份,在微博上写一句议论性的话,表达对这种做法的批评。(不超过30个字)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角度分别评价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每条不超过20个字。
两会“白话新风”折射新政风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大白话”深刻、准确地概括了这三“民”之间的辩证关系,令人一读难忘。
“要让人民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得舒心”----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实在在的“大白话”不少,其通俗易懂的文风备受好评。
(1)
(2)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舆论围观”。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围观可以改变现状”。当看守所的“非正常死亡”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审毒疲劳”,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围观”而改善。
(1)“公共痛感”指的是什么?
(2)请你就“舆论围观”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