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中国戏剧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
刘祯 王馗
中国戏剧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在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它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已非昨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所呈现的复杂特征。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选自2008年7月28日《文汇报》,有删改)
6.下列对“中国戏曲市场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市场化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
B.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C.戏曲走市场化道路就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的种种束缚,使其成为当代社会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
D.中国戏曲市场化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社会的急剧变迁,让戏曲呈现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

7.下列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戏曲“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B.中国戏曲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超越时空,千百年不衰,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
C.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而中国戏曲并没有剧种走向消亡甚至衰落。
D.中国戏曲仍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在当代文艺舞台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目前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B.当前,中国戏曲只要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
C.戏曲之所以要进行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是因为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戏曲只是属于传统的东西。
D.当下的中国戏曲需要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

9.根据原文提供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发展辉煌,表演丰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悠久。
B.中国戏曲历经千百年仍然富有生命力,突破了中国“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艺发展普遍性规律。
C.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只是作为“博物馆艺术”存在,相对于中国戏曲,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D.戏曲要面向市场,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失去市场、没有观众的剧种,就要遵循物竞天择的进化发展规律。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点泣拾
B.
C.坊油
D.叹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牛(méng) (méng)魉 (wǎng)欺(wǎng)
B.草人命(jiān) 结 (wǎn) 猪 (guān)理(guǎn)
C.纽(shū) 门(kōu) 肥(òu) 偻(gōu)
D.服(shè)脚(niè)子(niè) 嚅 (niè)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幽(bì)(zhàn)动潭(zhè)寺义愤填(yīng)
B.(qiàn)影敛(jù)廿(niàn)四桥游目(chěn)怀
C.狭(ài) (lí)俗峭楞楞(léng ) 如(yuán)大笔
D.落(ruǐ ) (xiān )米 白(hú)舫 (yà)苗助长

与“七二峰雾失云迷,好留佳客寻衡岳”对应最工整的下联是()

A.千余载星移斗转,不改凭栏认烟霞。 B.千古恨鹧飞鹃啼,愁锁吴宫怨春深。
C.九千丈风迥雪舞,喜看飞花落洞庭。 D.一襟星斗焕经台,不教幽景落人世。

对下列古诗词修辞使用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天境”“海楼”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奇妙的美景。)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试问闲愁都几许?”运用反问,来强调愁绪之多。)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惊风雨”“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极赞李白诗才。)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青天”以生命,然后与之直接对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