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神经肽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的实验过程和部分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乙种动物胃细胞膜上具有与神经肽结合的 ,这种大分子物质是 ;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核中,没有控制该物质合成的 。
(2)在实验三的四种物质A、B、C、D和过程①、②、③、④中:
1)能发生半保留复制的物质是 ;碱基组成与功能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和 。(用图中字母回答)
2)有解旋发生的过程是 ;有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会发生碱基序列—UAC—和—AUG—配对的过程是 。(用图中标号回答)
(3)实验四,若B注入到同样的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加入神经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吗?试说明理由 。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I.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⑴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⑵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于()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⑷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II.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⑸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和。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
有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2分)。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图二判断,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是。
(2)图一中A点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3)图三中,底物浓度为B时,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是。
(4)从图四可知,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说明酶的作用具有性。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5 ℃ |
10 ℃ |
20 ℃ |
25 ℃ |
30 ℃ |
35 ℃ |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 |
1 |
1.8 |
3.2 |
3.7 |
3.5 |
3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 |
0.5 |
0.75 |
1 |
2.3 |
3 |
3.5 |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增加、减少)。
②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 h,则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__。
(2)如果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