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分)下圈中甲、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生理过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图甲中b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a点时叶肉细胞内
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2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可为1过程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设计实验探究pH对乙过程的影响,则应选择甲图中____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原理:略
材料用具:打孔器、注射器、适宜光强度的光源、烧杯、菠菜叶等
方法步骤: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打孔器打出小厕形叶圩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②用注射器将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抽出,反复几次。
③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在黑暗处的清水中备用。
④取三只烧杯编号为A、B、C,分别加入20毫升富含_____________清水然后将其pH分别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pH对其他无关变量的影响忽略不计。2分)
⑤每只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会发现它们都沉到烧杯底部,将三只烧杯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备烧杯中小叶片浮起的数嚣。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小叶片最先浮起。
(11分)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子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下图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在图B的时间区间是_____;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条。
(2)图A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该生物产生配子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规律。
(3)图2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_____表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表示b与b的分离。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下图甲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Ⅱ.上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写出O2浓度升高对该器官中两种呼吸形式的具体影响。
(2)该器官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曲线,则说明该器官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 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O2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的相对值为0.4,此时,厌氧呼吸的强度约相当于需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倍。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图中结构[]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 B.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
C.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
(4)甲细胞从外界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该方式所需的条件的产生与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有直接的关系。
某种花卉的野生型全部开红花,但实验室通过育种得到了两个开白花的突变品系。为了研究该花卉的花色遗传方式,现用野生型和两个纯种突变品系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并均得到F1, F1自交得F2 ,结果见表格:
(1)甲同学只观察杂交组合I就推断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该假设成立,则_____为显性现状,F2红花中纯合的概率为_____,将所有红花选出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白花基因频率为_____。
(2)乙同学发现杂交组合Ⅱ的实验结果和甲同学的假设矛盾,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该花卉的花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_____ (填“B”或“b”),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
②杂交组合III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③若从第I组、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红花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