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1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通车,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11—13题。
![]() |
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须克服的难题有 ( )
A.风浪干扰、海底浅层沼气威胁、海水腐蚀 |
B.黑暗、低温、高压、缺氧 |
C.海冰的巨大破坏力 |
D.海水的浮力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
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如右图),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海啸 | B.赤潮 | C.潮汐 | D.寒潮 |
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
B.可有效降低海潮对杭州湾内侧的冲蚀 |
C.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
D.便于杭州湾船舶货物的装卸 |
下面左图示意A地地理位置,右图是12月22日在A地海边拍摄的风光照片。完成以下问题。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西北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月21日18时10分 | B.12月22日7时20分 |
C.12月22日16时40分 | D.12月23日5时50分 |
下图是世界某国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该国沿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是
A.众多河流汇入大海,饵料丰富 |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
C.表层冷水和底层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水温高,饵料丰富 |
该国沿海和内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A.海陆位置地形 | B.洋流地形 |
C.洋流陆地面积 | D.地形植被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完成以下问题。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 B.图b | C.图c | D.图d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4.0”产业链。完成以下问题。与传统工业比较,“工业4.0”工厂布局更靠近
A.原料地和市场 | B.能源丰富地区 |
C.劳动力廉价地区 | D.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
从“工业4.0”产业链看,直接受益于“工业4.0”发展的产业有
①房地产开发②互联网服务③物流服务④能源开发⑤工业机器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下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完成以下问题。油页岩属于
A.岩浆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岩 | D.沉积岩 |
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A.a处 | B.b 处 | C.c 处 | D.d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