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1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通车,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11—13题。
![]() |
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须克服的难题有 ( )
| A.风浪干扰、海底浅层沼气威胁、海水腐蚀 |
| B.黑暗、低温、高压、缺氧 |
| C.海冰的巨大破坏力 |
| D.海水的浮力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
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如右图),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 A.海啸 | B.赤潮 | C.潮汐 | D.寒潮 |
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 A.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
| B.可有效降低海潮对杭州湾内侧的冲蚀 |
| C.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
| D.便于杭州湾船舶货物的装卸 |
一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是指从邻海基线起算的
| A.12海里范围内 | B.200海里范围内 |
| C.12公里范围内 | D.200公里范围内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春夏多、南方多 | B.春夏少、北方少 |
| C.夏秋多、南方多 | D.夏秋少、北方少 |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方式是
| A.改变地面状况 | B.改变太阳辐射强度 |
| C.改变地表径流量 | D.改变大气环流 |
冬季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B.印度低压 |
| C.阿留申低压 | D.冰岛低压 |
近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范围的纬度增高,其根本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我国北方气温增高 | B.季风变化导致雨水充足 |
| C.土地和水污染使植物基因变异 | D.种植业的技术越来越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