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易善锋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的黄河(兰州)达1 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 (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业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 ‘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集作“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
6.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王之涣的《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C.《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D.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

7.对作者在文章第4段大量引用史料的目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有大量的关于“雨土”天气现象的记载, “黄沙直上”可能是这种天气现象的如实描写。
B.作者引用《旧唐书》中关于“雨土”天气现象的记载,是为了说明王之涣的时代,玉门关一带确有可能发生这种天气现象。
C.这段文字与前面的论述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王之涣的《凉州词》是写黄沙弥漫的悲凉之景而不是写边塞风光。
D.这段文字引用历史文献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时,准确地写明了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情景,目的是增强说服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C.持“黄河远上”观的人没有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也不能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D.人们对《凉州词》诗中第—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已,主要是评赏的角度不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普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校特邀科学院王教授给同学们举办了航天知识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还围着王教授交流想法,下列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学生甲: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学生乙:王教授,我很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学生丙:吃一堑,长一智,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学生丁: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期待中国宇航员能早日登上月球啊!

下面6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的最恰当的顺序是()
火车奔驰在松嫩大平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是这大海风平浪静,毫无波涛汹涌之状。
②这时,在我眼中,草原蓦地变成了大海,火车成了轮船。
③黄昏时分,一轮红日即将下落。
④这里不能讲太阳落山,因为根本没有山,只有草原。
⑤然而气势却依然宏伟非凡,不亚于真正的大海。
⑥车外草原百里,一望无际。

A.④②⑤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①⑤
C.②⑥①⑤③④ D.③④⑥⑤①②

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绵长平静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很有表现力,让人觉得老王是门框的一部分,逼真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特点。
C.“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逼真。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米洛斯的维纳斯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理喻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C.他善于察言观色,羡慕而又忌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在这些人面前,他总是自惭形秽
D.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没有大度 的气量,言语刻薄,则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将割伤自己。
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等巨幅标语在北京的广场、街
在目。
③有考生和家长表示,“平行志愿”、“靠分数说话”,体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 “ ”,心态会更加理性平和。

A.宽容显然博彩
B.宽容赫然博弈
C.宽厚赫然博彩
D.宽厚显然博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