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M和N | B.2M和2N | C.2M和4N | D.4M和2N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
B.在线粒体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
C.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可供给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
D.在机体免疫反应中,浆细胞内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
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
D.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
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四肢与躯干可出现淤点、淤斑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儿童是主要感染对象,部分青少年亦可感染发病,该病可通过接种流脑疫苗来进行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的流脑疫苗可以直接杀死脑膜炎双球菌 |
B.对脑膜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只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C.如果人体内存留的脑膜炎双球菌抗体攻击人体中正常细胞导致患病,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
D.呼吸道黏膜分泌的能杀灭脑膜炎双球菌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 |
B.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
D.人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