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 |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请在下图中指出标记元素所在的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Ⅱ3 |
C.甲病是性染色体病,乙病是常染色体病 |
D.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1/8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的哪个过程?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的基因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的基因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两物种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说明两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