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他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公约》属于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的 。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 和 。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是 。
(2)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
(3)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的原因是由于 等自然原因和 等人为原因。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 、加大投资、加强 教育等。
(5)中国85%的自然保护区在西部。下列重大工程建设将对西部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带来较大影响的是 。
A.西气东输 | B.南水北调 | C.青藏铁路 | D.三峡工程 E.西电东送 |
打开中国地图,环渤海经济圈清晰地勾勒出一只仰天欲飞的龙头形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环渤海经济圈正加快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方向转变,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少,试结合右上图分析其原因。
(2)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甲图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下图中等高线的高程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示范围内建一个水库,大坝拟建高度151m(海拔),并获得尽可能大的库容量,估算由于水库蓄水至少需要迁移多少居民? 。
(2)估算a山顶与图中最东部的城镇的高差范围在 之间,a山顶的东坡比西坡的坡度 (陡或缓)。
(3)图中C处地貌称做 。
(4)当地有关部门计划在a、b两山顶之间利用山地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400米,则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要 分钟。
(5)该区域的西南部属于 地形,判断的理由: 。
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且岩溶地貌广布,粮食依赖进口,近年来在中国帮助下扩大了水稻种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出该岛城市分布特征。
(2)该岛水稻种植中发现缺水严重,请分析该岛地表水缺乏的原因。
(3)M为世界著名港口,说出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下图“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当年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
资料二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趋势。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年。
(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3)简述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原理。
(4)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