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据此回答12~14题。

 
纬度
经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
气温(℃)
七月平均
气温(℃)
年降水量(mm)
夏半年
(5~10月)雨日的百分比(%)
冬半年(11~4月)雨日的百分比(%)
年日照时数
(小时)

25035′N
1030E
1898
7.1
20.0
1005.0
72
28
2110.2

26035′N
1040E
1811
2.9
19.8
1250.6
56
44
1548.6

12.甲、乙两地所处的地形区为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3.乙地一月均温明显低于甲地,且冬半年雨日较长的原因是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西南季风影响    C.受温带气旋的影响   D.受锋面影响
14.两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水资源不足         B.土地资源有限  
C.热量条件较差     D.光照不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淄博中学生小明到黑龙江漠河去旅游,他观察到:这一天太阳挂在空中的时间很短,只有不足7个小时,这一天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

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问题。
“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