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据此回答12~14题。

 
纬度
经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
气温(℃)
七月平均
气温(℃)
年降水量(mm)
夏半年
(5~10月)雨日的百分比(%)
冬半年(11~4月)雨日的百分比(%)
年日照时数
(小时)

25035′N
1030E
1898
7.1
20.0
1005.0
72
28
2110.2

26035′N
1040E
1811
2.9
19.8
1250.6
56
44
1548.6

12.甲、乙两地所处的地形区为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3.乙地一月均温明显低于甲地,且冬半年雨日较长的原因是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西南季风影响    C.受温带气旋的影响   D.受锋面影响
14.两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水资源不足         B.土地资源有限  
C.热量条件较差     D.光照不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四季变化明显,3 4 5 月为春季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

A.向东飘扬 B.向东南飘扬 C.向西北飘扬 D.向东北飘扬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C.南半球更普遍存在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