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流表(内阻约4 Ω)和电压表(内阻约3 kΩ)测量电阻R的阻值.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到电路中,进行多次测量.按照图甲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4.6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50 V;按照图乙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5.0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30 V.比较这两次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 |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 |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 |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 |
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亮条纹的宽度是不等的 |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宽 |
C.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在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 |
D.频率不相同的两列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 |
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及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所五色也.”文中所述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
A.反射 | B.色散 |
C.干涉 | D.衍射 |
平时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是蔚蓝色的,对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中的蓝、靛、紫光波长比较短,不容易绕过空气等微粒而传播,一部分蓝、靛、紫光散射到空中形成的 |
B.这是太阳光在大气中被吸收的结果 |
C.这是因为大气吸收了太阳光中的蓝光形成的 |
D.这是因为蓝光的频率比较大,折射率比较大,传播的速度比较小 |
.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 )
A.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长 |
B.其速度比在水中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短 |
C.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短 |
D.其速度比在水中小,其波长比在水中长 |
.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分布均匀的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
D.只能是4、6中的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