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
| A.《日知录》 | B.《明夷待访录》 |
| C.《变法通议》 |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 | B.没有理性思维 | C.长期领先世界 | D.强调实用价值 |
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
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 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
| 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 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 |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 “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 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 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
| 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