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于2008年7月在昆明召开,会议的宗旨之一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确立这一宗旨依据是( )
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淡化本民族文化的个性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施政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公平正义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中国将打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统筹城乡发展,2014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这些做法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收入差距
②要求我国现行分配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③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实现的。长期国债的投入,使我国集中力量建起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这表明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②只有发行国债,才能兴建基础设施项目
③国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④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1显示的是“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结构比图2“倒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以下可以选择的对策有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下列对我国宗教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我国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宗教信仰自由就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