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日本政府发布的《教育敕语》:“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为朕之忠良臣民”。 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政府教育青少年的所谓“东洋道德”就是( )
A.儒家道德 | B.宗教道德 | C.民族道德 | D.西方道德 |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
B.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C.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
D.八股取士值得推崇 |
据《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对材料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封建”意为分封建国 |
B.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有效管辖地方 |
C.元代疆域比汉唐辽阔 |
D.中书省主要职责是统辖大都等腹里之地 |
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A.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
C.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等手工业相当发达 |
D.淮河流域文明悠久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