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
新船路开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结束各洲彼此隔绝状况,扩大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
B.带来亚非拉的贫穷和落后. |
C.世界主要商路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D.大量贵金属流人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 D.《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十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现象出现于
A.1927年左右 | B.1927~1936年 | C.1937~1945年 | D.1946~1949年 |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