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受孔儒之道的影响信奉“性善论”,因此中国人一向喜欢以道德教化人而忽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徒法不足以自行”。我们的古人一直坚信可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二者理解关系正确的是( )
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②都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③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认识的来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认识来源于人的大脑
B.认识既可以来源于实践,又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C.认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广大青年学生一致认为青年学生必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从哲学上说,青年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这主要是因为:( )

A.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社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工农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制假售假,已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信用。从哲学角度讲,在市场活动中企业要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就要做到( )

A.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B.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C.利已同利他相统一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

A.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体现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
C.承认了认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D.肯定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