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0.6,cos370=0.8,g=10 m/s2)
A.V1=16 m/s,V2=15 m/s,t=3s. |
B.V1=16 m/s,V2=16 m/s,t=2s. |
C.V1=20 m/s,V2=20 m/s,t=3s. |
D.V1=20m/s,V2=16 m/s,t=2s. |
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
B.a点电势φa小于b点电势φb |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ka小于在b点的动能Ekb |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pa 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pb |
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A.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B.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
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交流电,副线圈接有一电压表和电阻为R的负载,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在t=
时(T为交变电流的周期),原线圈两端的电压的瞬时值为
V。由此可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A.![]() |
B.![]() |
C.10:1 |
D.1:10 |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 |
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 |
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
C.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 |
D.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