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 |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
B.39g Z2Y2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1.204×1024 |
C.元素Z、R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一定是正盐 |
D.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 B.1L0.1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②浊液用过滤的方法分离③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渗析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⑤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⑥布朗运动不是胶体所特有的运动方式⑦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粒发生聚沉⑧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A.③⑥⑧ | B.②④⑥⑧⑦ | C.①②③④⑤ | D.全部不正确。 |
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 mL0.2 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 、Mg2+、A13+、SiO32-、Cl- |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
C.该溶液是否有K+ 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D.可能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