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请你就我国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几点建议。
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某市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表依据调查信息,有的同学认为,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应予以取缔。请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现在大多数政府部门都有了官方网站,许多党政官员还公开了自己的博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需要听证、公议的意向,会首先在网上听取反馈;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通过网络寻找举报线索。假如你是一名网民,应将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
材料三:近来中央外宣办、公安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部署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以来,公安部重拳出击,对手机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重点打击整治。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可采取哪些手段进行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整治?
作为青少年,面对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网站,我们应该怎么做?
图表一:2009年1——6月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部分)
图表二:2009年1——6月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同比增长率比较(单位%)
住:近年来,被称为“经济洼地”的苏北地区通过高起点的产业布局,加速实现跨越发展,为江苏经济的企稳回升做出较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结合两则图表,试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对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哪些启示?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50多人死亡,受伤人员1000多人,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恶意破坏民族团结。
材料二:2009年5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一: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同时,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
材料二: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三: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1)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
(2)材料一和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2010年经济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4)结合材料,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茵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