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各级政府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妥善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丈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丈化的支撑。
(1)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性。你对此如何认识?
材料一: 2008年1—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单位%)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
杭州市 |
上涨5.3 |
上涨7.0 |
上涨7.4 |
上涨7.3 |
上涨7.3 |
上涨7.0 |
上涨6.9 |
全国 |
上涨7.1 |
上涨8.7 |
上涨8.3 |
上涨8.5 |
上涨7.7 |
上涨7.1 |
上涨6.3 |
注: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7.9%;浙江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4%;杭州上半年CPI同比上涨6.9%,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占涨价因素81%。
材料二: 2008年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两个“联动机制”:《杭州市区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意见》与《杭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办法》,不让一户家庭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两个“联动机制”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1)分析材料一(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
(2)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杭州市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366 |
2476 |
2622 |
2936 |
325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47.7 |
46.2 |
45.6 |
45.2 |
45.0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38.2 |
37.7 |
37.1 |
36.9 |
36.5 |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1)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某校高一(11)班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表格是某同学根据讨论成果设计的表格。
应树立的意识 |
树立这一意识的经济学依据 |
质量意识 |
① |
市场意识 |
② |
竞争意识 |
③ |
忧患意识 |
④ |
品牌意识 |
⑤ |
环保意识 |
⑥ |
请你帮助该同学补全上述表格中的内容。(请运用所学知识,力求语言简练)
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