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细菌的结构和繁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
B.细菌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
C.菌落的特征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
D.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D.若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两种病都患的概率是3/16 |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1 | B.1∶2 | C.2∶1 | D.3∶1 |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色盲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 B.2个,分别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中 |
C.4个,分别位于一个四分体的染色单体中 | D.2个,分别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 |
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合成某种细胞周期蛋白(简称P蛋白)的能力,该蛋白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雌性激素也能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子宫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有人试图研究雌性激素是否通过诱导P蛋白的合成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需要不能合成P蛋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正常(或能合成P蛋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两种实验材料 |
B.该实验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也需要加入雌性激素 |
C.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方式是减数分裂 |
D.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的雌性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 |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A.复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 |
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 |
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 |
D.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