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进化学说对变异的认识不包括
A.变异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 |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
C.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利 |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份 |
1870 |
1900 |
1930 |
1960 |
1990 |
S基因频率(%) |
10 |
50 |
65 |
50 |
12 |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个体的基因型而发挥作用 |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有利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生物的种群 |
D.一个种群中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一个物种只能形成一个种群 |
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 | B.地理隔离 |
C.生殖隔离 | D.多倍体形成 |
科研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
B.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具体表现 |
C.四个月份中,9月份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其他月份高 |
D.当水深超过-0.6m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低于其他月份。 |
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B.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
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