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右边两幅文物中,可以采集到的历史信息有 (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②山东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③青年学生是运动先锋
④工人阶级是运动主力
⑤南京国民政府奉行卖国政策
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
张海鹏先生在《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中认为:“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在中央设资政院,在各省设咨议局,扩大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 |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 |
C.“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
D.“新政”确立了民主政治 |
古罗马流行的观念:他们的法律制度,一半受其特有的法律支配,一半受人类共同的法律支配。罗马皇帝曾有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这表明()
A.法律都是国家主观意志的表现 |
B.罗马法维护罗马全体人民利益 |
C.国家意志和客观规律间处于对立状态 |
D.法律制定应遵循客观经济社会规律 |
《元史·释老传》记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乃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则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元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B.元代对蒙古地区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
C.元代对西藏地区采取特殊统治政策 |
D.元代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
C.神权与王权结合 |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