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 /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 /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 _和_ 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 _酶。
(2)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3)将分离纯化的酶固定在 上 ,使用时将固定的酶投放到反应溶液中 ,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将被固定的酶收回,这样的酶就叫做固定化的酶。它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 使用。常用的固定方法有 、交联法和包埋法。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每空1分,共10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根据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
①实验步骤: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图中4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1]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密码子 |
GCA |
ACU |
CGU |
UGG |
GCG |
ACC |
CGC |
||
GCC |
ACA |
CGA |
||
GCU |
ACG |
CGG |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__。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6)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两只、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实验方法:
①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装置1)安装好。
②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请描述另一个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置?
结果预测和结论: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③进一步探究: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什么试剂?。
若颜色变为,说明有酒精产生。
④请写出上述装置中可能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
下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在人体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酵母菌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
(2)上述反应中,能产生[H]的过程是;有水参与的过程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用数字表示)
(3)农田被水淹后,农作物的根部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进行了上述过程所致(用数字表示),其场所是细胞中的。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下列A、B、C 3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⑵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
⑷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_
⑸图C表示了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