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正确的对策应为
| 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
| B.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
| C.而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 |
| D.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与指导 |
近年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项,数额累计15 146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这说明()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我国着力优化经济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 |
|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
“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继续厉行节约,过‘紧日子’”,2014年国家预算编制工作的这一要求,既体现了“开源节流”,体现了国家有更充足的资金安排到民生支出方面,让广大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说明
①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③合理的财政分配政策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助于调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曝光一批假冒名牌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非法兜售并谋取暴利的不法行为,并呼吁消费者能从我做起,不买不用侵权产品。假冒名牌产品的出现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 B.盲目性 | C.滞后性 | D.无序性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上述举措属于宏观调控的()
| A.行政手段 | B.政治手段 | C.经济手段 | D.法律手段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
|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
| C.国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
|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