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 A.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
| 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
| 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
2006年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开始实施。这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为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提供基本保障的重大举措。《条例》的实施
| A.可以使投保人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 |
| B.是提高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需要 |
| C.有利于发挥商业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作用 |
| D.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 |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做到这些,有利于
| A.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
| B.提高农民自觉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能力 |
| C.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
| D.降低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下列关于价格理解正确的是
| A.只需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表示 | B.必须用现实的货币来表示 |
| C.它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 D.它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2003年-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
| 年份 类别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472 |
9422 |
10493 |
11759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
2622 |
2936 |
3255 |
3587 |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
| B. |
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还存在差距 |
| C.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 D.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
|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
|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