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中国公民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关于这一对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甲的消费行为优于乙的消费行为 |
B.乙的消费行为优于甲的消费行为 |
C.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适当鼓励甲的消费行为 |
D.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适当鼓励乙的消费行为 |
在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我国出口企业压力增大。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它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而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缩短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形成竞争优势 |
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效益 |
C.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
人们常说:一手交钱,—手交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种钱货两清的消费②货币在这个过程中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这是一个商品流通的过程④这里的“钱”与“货”的价值相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2014年该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注:P为价格,Q为数量,D1价格提高前的供给量,D2为价格提高后的供给量。
甲企业去年生产一种M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12元,产量为100万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10元。如果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M商品的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
A.增加40万元 | B.减少48万元 | C.减少40万元 | D.保持不变 |
下图曲线反映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A.价格在P1时,该商品市场状况为供不应求 |
B.价格在P2时,生产者将缩小生产规模 |
C.价格P1→P0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上升 |
D.需求曲线不变,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