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于2007年3月16日由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坚守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平等保护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些融会贯通的制度设计,共同构成了中国物权法的特质。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物权法只是规范私人财产权,根本不存在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问题。
(1)坚守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要确立“平等保护”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影响越来越大。某校高中生以 《 我们与网络 》 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活动一:同学们从中国政府网采集到如下信息: 2009 年 2 月 28 日下午 3 时,百忙之中的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同海内外网友就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人们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网友们热情高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就有 30 万来贴,并有数万手机读者留言。温总理坦言,第一次和网友面对面,感觉“有点紧张”,并表示“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l)整合上述信息,从 《 政治生活 》 角度,探究相关结论。
活动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制作班级网页,请你参与。
(2)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思考、选择网页内容,并说明其 《 文化生活 》 依据。


网页内容
《 文化生活 》 依据
学科学习


文体活动


人际交往


道德修养


活动三: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 A : “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 B : “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3)探讨青年学生解决上述矛盾冲突的办法:用 《 生活与哲学 》 知识论证。

2008 年下半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某校高三 (l)班同学就“金融海啸对我省经济的影响”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材料一: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从网上获取了数据并制作成下列图表:
图一:2008 年下半年江苏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表二: 2008 年下半年江苏外贸出口统计数据

(1)结合世界经济形势,请你解读图一、表二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6 分)
材料二:同学们从《新华日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尽管江苏在这场海啸面前也无法独善其身,但其经济基本面仍然是好的。在江苏加工贸易密集度最高的昆山,2008年全年倒闭的企业只有37家,远低于浙江全年注销 2.2万家、广东关闭9000多家企业的比例。在探究金融危机何以对江苏的影响较小时,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九十年代,在我们外企、民企发展不足的阶段,我们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方针,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到我江苏落户,我们都欢迎。现阶段我们处在工业化转型升级时代,我们即时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方针,即要求外企和民企对我都要有所“得”,这样才能实现双赢的结果。
(2)请你根据材料二,说明从“但求所在”到“但求所得”所蕴涵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江苏正确处理“所有”、“所在”、“所得”之间关系的辩证法依据。( 8 分)
材料三:同学们了解到:在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海啸面前,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表示要与国家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共度难关。
(3)为共同携手应对难关,请你说明作为消费者应有的政治视野? ( 4 分)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争论的导火索是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08年参加了高考,虽然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但仍然因清华大学承诺对其降60分调档而录取。自主招生考生一般可加20分参加录取排序,破格获加60分全国较少见。新闻甫出,引起一片哗然。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高校自主招生提出建议。

在学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3亿网民中,35.6%的是青少年。该中学对学生上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信息,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简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材料二:2009年1月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部署了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社会公众所接触到的淫秽色情等违法网站明显减少,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有人说:“整治网络环境不利于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层次的需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医改,新方案
同学们了解到,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8年9月底形成《意见(征求意见稿)》。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不少好的意见被吸纳进新医改方案中来.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医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试分析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政治学和世界观依据。
新目标,新理念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这样的理念.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
新内容.新实惠
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将新医改的主要内容绘制成下图:
(3)请从上图中选择三点内容,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解读其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