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鸟嘌呤 D.胞嘧啶
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 D.马和驴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②③④
→F1→雄配子→幼苗→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处理而成的,据此可推断出
A.黑麦属于四倍体 |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
C.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仍可育 |
D.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蛙的受精卵细胞的第三次分裂为有丝分裂 |
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D.若人的精子细胞核中DNA为N,则体细胞中的DNA等于2N |
某地区一些玉米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杂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