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
B.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
D.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
下表是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变化的一些数据:
组别 |
长度(urn) |
直径(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um) |
液泡体积(urn) |
阶段1 |
26 |
24 |
2 |
12600 |
600 |
阶段2 |
36 |
330 |
2 |
336000 |
273000 |
当细胞从阶段l过渡到阶段2时发生了什么?
A.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 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
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 D.只吸收水分 |
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线粒体膜 |
蛋白质(质量分数/%) |
脂类(质量分数/%) |
外膜 |
52 |
48 |
内膜 |
76 |
24 |
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 |
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 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
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育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 B.①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