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系马桩的文化根系
鄢烈山
今夏有机会在西安观光了四天,对这个旅游城市的开发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受。不用说与二十年前我初履西安不同,就是与四年前我二到西安时比,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也当刮目相看了。单以“曲江新区”而言,这几年投资数十亿,兴建了曲江池、唐城墙、唐慈恩寺等六大遗址公园,而类似于清代圆明园的唐代“大明宫”也正在热火朝天的筹建中……
也许是出于一个杂文和时评作者习惯于挑刺的劣根性,我对观光过程中感觉到的和看到的东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我虽然明白,除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是“文革”后顺应民意上下结合推进的,迄今为止各地的改革开放有不少是由当地政府主导的,而所谓“经营城市”的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开发的项目不仅为财政创收,也让市民分享建设成果;但是,我仍然要问,那些开发项目和文化产业公司都是国家办的吗?其职员是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还是国企性质?投资怎么收回?服务效率如何提高?有无权力寻租及如何防止腐败?
我也明白旅游休闲对大众来说就是找乐,因此以华清池所在的骊山、九龙湖为实景的爱情史诗歌舞剧《长恨歌》的演出,极声色之娱远出当年唐明皇杨贵妃的想象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仍然担心在这种氛围中,本来就帝王意识浓厚的国人,会“忘记”了所谓雄主明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贪婪,模糊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残酷历史真相。
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使我的观感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这个博物院建在长安区终南山下,已建成的部分,主要的,一是明清民居宅院群,都是整体搬迁、修复如旧。二是石雕区,包括石人石兽、上(下)马石、饮马槽等,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八千多柱拴马桩(我们南方人称为系马桩)。我看了这么多千姿百态的系马桩真是很兴奋。我知道古人代步的骏马好比今人的“奔驰”、“宝马”轿车,因此重义气的子路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是“肥马轻裘与朋友共”,但我没有想到系马桩有这么讲究的。精雕细刻放在宅院前后,实用是拴马,虚用是辟邪祈福,一般是桩身上立着人骑狮,或大猴背小猴(意为辈辈封侯)。系马桩雕像不仅创作艺术上丰富多样,作为民族风情、民俗和宗教等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也很有考证研究价值。
这个博物院是民办的。据介绍,创办者历经二十多年,投资数亿元,雇请三千多人次,行程十万多公里,走村串乡征集整理。他为国藏真宝所显现的远见和气魄太值得推崇了。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博收藏展览类、旅游休闲类为什么不可以多让民间来办呢?再就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总讲称王称霸者多么了不起,而要更多地关注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现代历史观早就不只“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了,民间的生活状态更有研究价值。
(选自2008年 11月7日《文汇报》,有改动)
16.关于“系马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系马桩”精神层面的价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马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B.“系马桩”因为其艺术造型具有辟邪祈福等象征意义,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C.“系马桩”以其形式的美观和内涵的丰富,成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精华所在。
D.“系马桩”是制作讲究的石雕艺术品,因此,和化石一样,具有很好的考证研究价值。
1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过在西安的四天观光,作者对这个旅游城市的开发规模和发展思路都给予了肯定。
B.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文化产业的建设,应该由国家开发,政府投资,以避免成为私人牟利的手段。
C.旅游景区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为大众“找乐”,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正面教育功能。
D.作者以较多笔墨介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目的在于强调艺术质量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18.“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作者疑虑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加以概括。
▲
▲
19.从作者的介绍和分析看,“系马桩”这一旅游景点给整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提供了哪些借鉴?请分条列举。
▲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是 ,一个在西方电子技术中引领时代潮流。
②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天三夜,这期间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 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③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
A.家喻户晓 心劳日拙 不以为意 |
B.路人皆知 心劳日拙 不以为然 |
C.路人皆知 心力交瘁 不以为然 |
D.家喻户晓 心力交瘁 不以为意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 ,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A.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
B.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
C.既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
D.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在整治校车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校车司机、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防止将规范校车管理的费用转嫁到司机或学生家长身上。 |
B.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市场石油供需平衡格局被打破,油价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下跌,点燃了这场不见硝烟的“石油战争”。 |
C.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 |
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___ _的关爱,给他们洗衣、做饭,帮助他们清除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障碍。
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名,周全的礼数和___ _的客套,自然算得上是礼仪之邦的“土特产”。
③24年前她送走的毕业生,今天对她_ ___,有的还把她当成妈妈。
A.关怀备至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 B.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关怀备至 |
C.无微不至 关怀备至 无所不至 | D.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关怀备至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 ,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A.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
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 |
C.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 |
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