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5~7小题。

   
1961
2005
耕 地 面 积(km2
400
521
森 林 面 积(%)
36.79
20.46
气 温 较 差(℃)
24.1
27.6
年 降 水 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31
68
粮食 总 产量(万吨)
9.6
11.9
人      口 (万人)
21.5
40.1

5.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 人均耕地面积     B. 人均森林面积   C. 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6.在较长时期,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加大7.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
①降水量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5-6题。

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减慢

下列省区中,最接近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 3~4 题。
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

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东南亚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B.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C.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D.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中国 D.美国

分析下图中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25~26题。

有关图示气候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丙、丁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 D.甲、乙、丙、丁四地都分布在北半球

有关气候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丁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乙、丙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C.甲、丁两气候1月气温相同 D.乙、丁两气候夏季气温相差不大

读部分洋流模式图,回答23~24题。

图中1、2、3、4组成的大洋环流相同的是

A.甲、乙海区均为副极地海区
B.甲、乙海区均为副热带海区
C.1、2所示洋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
D.1、3所示洋流的形成主要与盛行风吹拂有关

若图中洋流2和4之间的水温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则

A.2处空气上升 B.4处空气上升
C.高空空气由2处上空流向4处上空 D.低空空气由2处流向4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