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5~7小题。
|
1961 |
2005 |
耕 地 面 积(km2) |
400 |
521 |
森 林 面 积(%) |
36.79 |
20.46 |
气 温 较 差(℃) |
24.1 |
27.6 |
年 降 水 量(mm) |
1369 |
1087 |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2) |
31 |
68 |
粮食 总 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 口 (万人) |
21.5 |
40.1 |
5.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 人均耕地面积 B. 人均森林面积 C. 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6.在较长时期,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加大
7.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
①降水量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线路最不利于调水的条件是()
A.沿途为喀斯特地貌区,水的下渗严重 |
B.沿途排污量多,水质较差 |
C.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 |
D.沿途全年高温,水的蒸发量大 |
该调水工程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可能是()
A.某些物种灭绝 | B.土地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水土流失 |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 | B.设计 |
C.零部件生产 | D.组装 |
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水污染 |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为基础 |
图为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abc | B.cab |
C.cba | D.bac |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
C.c时期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