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
下图中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图中的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可称为一对等位基因 |
D.果蝇细胞内的基因并非全都分布在染色体上 |
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A.34%、14% | B.22%、30% |
C.14%、34% | D.20%、28% |
用15N标记含有100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
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5/16 |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核苷酸320个 |
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
下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与DNA的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 |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
C.在噬菌体中共有8种 |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