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
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
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至今仍是世界各国人民力求实现的社会理想,它是()

A.以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B.以天赋人权争取民主权利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革命方式建立共和制度

被称为“神学界之王”的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对教权至上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其核心思想观点是()

A.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B.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
C.首倡教皇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 D.天主教是基督耶稣的门徒彼得创立的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

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 B.适应明治维新后工业革命的进行
C.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

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封建制度处于衰落时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 D.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