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举行交响音乐会)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主要观点。
(4)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5)中国的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

A.阶级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段话的观点是

A.力主实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之 D.推行世袭制

《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