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气候资料: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材料五:太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表格)及水质状况(下图)
湖区 |
总磷 (mg/L) |
总氮 (mg/L) |
叶绿素a |
营养状 态指数 |
(mg/L) |
||||
梅梁湖 |
0.106 |
4.66 |
0.038 |
65 |
西部沿岸区 |
0.101 |
3.77 |
0.049 |
65 |
东部沿岸区 |
0.047 |
1.68 |
0.017 |
55 |
湖心区 |
0.064 |
2.18 |
0.027 |
60 |
全湖平均 |
0.077 |
2.86 |
0.032 |
62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 ,根据材料五,衡量蓝藻大规模暴发的重要指标是 。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赤潮会引发鱼类中毒、阻碍太阳辐射、消耗水中氧气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请提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下图为武夷山玉女峰。2012年,武夷山共接待中外游客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长,景区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小题。
(1)说出玉女峰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并简述该景观的主要成因。
(2)从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旅游者角度,分别列举武夷山旅游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
(3)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
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4)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5)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被规划为贵州省出省水运通道,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全国水运主通道。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建设工程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及黔南、北部的遵义、东北部的铜仁等地区。工程起点位于乌江上游乌江渡水电站,终点位于重庆境内的龚滩,航道全长406km,本次工程拟将其建设成四级航道,通航500t级单机动驳船,航道通过能力达到744.144万t以上,整治河段91.5km,整治滩险73个。
材料二:
材料三:贵州是我国冻雨天气灾害发生最多的省份,2012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贵州发生了严重的冻雨天气,这次冻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
(1)贵州乌江渡到龚滩原河段通航能力差,请简述原因。
(2)分析修建此航道工程对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试分析本次贵州冻雨天气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2012年圣诞来临,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依然难解。眼见2013年1月1日的财政悬崖触发日步步逼近,有美国媒体支招把阿拉斯加卖给中国来度过困境,引发热议。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拉斯加地形图
材料二:阿拉斯加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宜居面积不断增加;阿拉斯加石油、天然气、铅、锌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2011年,阿拉斯加矿产品出口总值18.4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4.8亿美元,另外渔业、木材等农业资源也丰富;阿拉斯加是爱斯基摩人的定居地,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1)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材料二中方框内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2)安克雷奇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最著名的港口之一,据图解释该港口的自然区位优势。
(3)依据材料三,结合中国目前的资源、人口和发展现状,试分析为什么美国把中国列为阿拉斯加的最大潜在买家?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材料二红碱淖湖区域图
根据材料和图分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