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右图,判断下面问题。

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若D点所处经度是东经116°,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9年9月9日16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当地时间是(   )

A.9月9日1时 B.9月9日23时 C.9月8日1时 D.9月9日10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水汽 B.氮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0℃积温”是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500℃)。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A—F的变化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某地水热状况与B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 D.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最可能是指

A.印度尼西亚 B.英国 C.日本 D.新西兰

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B.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科考笔记记录以下景观变化,其中哪一项是最不可信的

A.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B.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C.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北界纬度明显低于其他国家
D.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