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适宜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
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最可能是:

A.甲、乙均增强
B.乙强甲弱
C.甲强乙弱
D.甲、乙均减弱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