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尉”、——、“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其中空格中的两条是对其余8条的准确概括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它们应该是

A.西部大开发、解放思想 B.人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左”倾错谩得以根本纠正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图中烟标提供的信息表明,中国当时正在()

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
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