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08年山东文综,29)(35分)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乐舞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图为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牛尊,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铸造的年代最早应该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西汉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下面不能作为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 B.高度发达的草原文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
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鱼钩
③虢国出土的车马和青铜礼器④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